信心比黄金更重要。在经历了三年疫情之后,中国经济等待复苏,消费信心亟需提振。正月十五过后,纺织企业已基本复工复产,不少企业感觉到下游市场需求旺盛,虽然还没有达到疫情前水平,但纺织企业对未来市场预期普遍看好。
“开年人气非常旺!”布商王江峰深耕中国轻纺城北联市场19年,看到熟悉的人气“回归”,他对新年生意信心十足,并预测订单量会比往年“上一个台阶”。
作为亚洲最大布匹市场,位于浙江绍兴柯桥的中国轻纺城经营面料5万余种,纺织品远销192个国家和地区。新春复市一周以来,该市场客流量超100万人次,达到近三年来同期最高水平。其中,专注窗帘面料的北联市场开门率接近100%。
在轻纺城走访发现,大量采购商、经营户对今年市场保持积极乐观态度,并希望抓住“热开场”大干一番。
交易市场火热,折射产业链蓬勃活力
采购商纷至沓来,客商交易火热,商家打包出货……连日来,中国轻纺城市场内呈现一番热闹景象。王江峰经营的“夫妻店”位于北联市场四楼,租下的两个店面专售儿童窗帘。
新春开市后,每天下午是他们最忙碌的时候。“市场很大,顾客从一楼逛到四楼,到我们家一般是下午。”熟悉市场的王江峰提到,为了吸引新老客户,今年他们专门推出3套系列新品,“正月里的订单数量相比去年增长20%至30%”。
“开年生意整体不错,感受到非常明显的复苏信号。”与专注面料销售的商户不同,“芳菲季节”门市负责人胡昶注重把“布”和“艺”融合,致力于全品类软装设计和研究开发,今年还上新多款花型。收获新订单的同时,他也期待能开拓外贸市场。“希望今年有更多外商走进来,更多好货卖全球。”
因为一块块“布”,柯桥吸引了大量外商就此创新创业。印度贸易商Bobby已经在柯桥安家,中国轻纺城复市后,他逛了不少门市。“不管是我的客户还是市场经营户,大家都对今年的生意满怀信心。”Bobby说,“这两天很多印度客户打来电话,打算2月份来中国看看。我也期待新客人越来越多。”
消费市场开年的火热无疑是一个积极信号,对于接下来内需市场全面复苏的预期实现,奠定了基础。
原料价格上涨,信心回归有迹可循
由于下游市场需求的增长,纺织产业链上游原料市场的表现也让人感受到丝丝暖意。
开年以后,纺织人最直观的一个感受就是,大宗商品的价格开始了全线上涨,棉花、棉纱、涤纶长丝、涤纶短纤、聚酯切片、聚酯瓶片等品类,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。其中郑棉主力合约连续多个交易日在15000元/吨上方站稳。很多机构也预测,随着纺织企业的复产复工,对棉花等上游原材料仍保持看涨态势。
除了原材料方面,制造业用工方面也呈现出加速回暖之势。从北京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统计情况看,开年以来供需总量同比双升,用工缺口较大的职业包括邮政和快递服务、仓储、生活照料服务、餐饮服务人员等,其中邮政和快递服务人员缺口超万人;制造业用工需求今年1月较去年12月增长129.05%。
为满足用工市场需求,各地开启线上线下多种形式招聘,“花式”招工补缺口。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卞靖认为,今年用工市场回暖,起步早、热度高,背后有着坚实的需求做支撑,释放出明确的经济回稳向好信号。“花式”招工,是用人需求急迫的体现,更反映出近些年各地在服务供需对接方面意识和能力的进步。
当下,人社部等11个部门启动的“春风行动”正火热开展。截至1月31日,全国已累计举办各类招聘活动1.6万场,发布岗位1000万个,“点对点”输送务工人员40万人。
用工热度反映经济温度,折射出市场的信心,更让人真切感受到经济运行回稳向好的暖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