形势综述
受外需不振、订单转移和国内外经济复苏缓慢影响,上半年纺织服装外贸走低,我产品在重点市场中所占份额进一步回落。
2023年上半年是疫情放开后、社会经济秩序恢复正常的第一个重要节点,全国货物贸易整体稳中有进,外贸进出口规模在历史同期首次突破20万亿元,而纺织服装外贸交出的成绩并不十分理想,尤其二季度表现不及我们原先做出的“回稳”预期。纺织服装上半年累计进出口、出口和进口同比(以美元计)均为负增长,且降幅较大。分季度看,二季度累计出口下降7.4%,降幅超过一季度的6.8%,其中主要是5、6两个月连续出现两位数下降,抵消了3、4月的增长。进口方面,由于内需不足,上半年各月均处于下降态势,一季度累计进口降幅达20.6%,二季度略有回升,累计下降6.6%。
上半年,订单转移的趋势更加明显,我在美国、欧盟和日本三大传统重点市场中的份额进一步回落,尤其在美、欧市场,与排在第二位的供应国之间的差距迅速缩小。1-5月,中国在美市场份额跌至22.4%,较去年同期比再降2.4个百分点,与第二名越南之间的差距不足10个百分点;欧盟市场份额跌至26.4%,比去年同期回落3个百分点,与孟加拉之间的差距缩至9 个百分点;日本市场份额跌至52.5%,比去年同期回落3个百分点。
出口市场格局演变,市场多元化成效凸显。
上半年,美、欧、日三大市场合计在我出口中的占比已降至34.6%(去年同期38.1%),传统市场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削弱。与此同时,随着近年来我“主场外交”不断升温,“一带一路”倡议得到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普遍支持,为我纺织服装出口开拓新市场、寻找新机遇营造了良好氛围。俄罗斯、中亚五国及中东产油国的市场地位明显上升,三者在我出口市场中占比不断提高。在全球经济形势整体下行的情况下,我对三者出口增长迅速,增幅分别达到45%、40.6和7.2%。其他发达国家市场和金砖国家中,韩国、澳大利亚、新加坡、巴西均贡献了正向拉动作用,市场多元化成效显著。 大类商品出口量、价齐降,但企业利润率逐步向好。
上半年出口下降由量、价共同推动,数量指数和价格指数分别为-3.56%和-3.66%,出口价格下跌一方面与大宗商品价格回落、原材料成本降低有关,也不排除由于需求下降,买方压价因素的存在。根据统计局的数据,上半年纺织原料购进者价格指数下降4.5%,棉花和化纤进口价格累计分别下降10.9%和3.5%,纱线进口价格下降16.7%。原材料价格下降带动生产企业利润回升。统计局数据显示,上半年纺织业和服装服饰业的利润总额虽然仍为负增长,但降幅逐月缩小。同时,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整体贬值也有利于外贸企业获利。上半年,受中美经济走向及货币利差的影响,人民币对美元整体呈现持续波动,总体下行的态势,人民币累计贬值幅度近4.5%,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外贸出口的下降趋势,助力提升企业利润。
下半年出口仍将面临严峻形势,在政策加持下抓住时机、“练好内功”方为正道。
美联储7月再次加息25个基点,欧洲央行和日本央行预期也会跟进,向外界再次透露出其各自经济尚可、通胀仍未结束的信号。即使今后停止加息,市场供求也需要时间恢复平衡,库存需要时间消化,三大市场的消费需求很难在短期内快速恢复,外部环境仍然严峻复杂,下半年,尤其三季度的出口极大可能仍然以负增长为主基调。但在不利形势中仍然存在机会:首先,虽然上半年出口同比下降,但出口绝对值仍高于疫情前的2019年同期,我纺织服装产业的牢固基础和强大韧性仍在,长期看仍然保持向好趋势;其次,市场结构调整带来新契机,可借“一带一路”和RCEP的良好机遇扩大客户半径,降低对传统市场的依赖度,这已成为必选项;第三,市场不好的情况下,企业决策者可以先放慢步伐,沉下心来调整经营策略,在内部挖潜、提质增效、产品升级上花功夫,了解并充分利用国家各项鼓励政策,扬长避短,提前布局,顺应市场做出改变。只有如此,才能在形势转暖后做到先人一步,屹立潮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