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进一步延长352项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豁免期
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当地时间9月6日宣布,进一步延长对352项已恢复豁免关税的中国进口商品和77种与新冠防疫相关的中国进口商品的301条款关税豁免期,期限由今年9月30日延至12月31日。
这352项中国输美商品和纺织业相关的商品包括:丝绸面料、机织染色面料、聚丙烯纤维、无纺布等。这意味着中美贸易战再一次升级。
中美贸易战升级对两国纺织业有何影响?
对于美方,虽然多数美国企业对于中国的贸易战不一定支持,但有一个美国产业为他欢呼,那就是纺织业。1999年,美国从中国进口了价值85亿美元的纺织品和服装,仅向中国出口了约1.76亿美元。美国劳工统计局的数据显示,自美国开放与中国的贸易近二十年后,美国纺织业急剧萎缩,从1999年的113万人减少到今天的不到35万人。另一方面,美国并未放弃自身纺织业发展。在2016年4月,白宫成立第八个NNMI项目:革命性纤维与纺织品创新制造中心,旨在NNMI项目框架指导下,展开将传统纺织品升级为全新的集成化和网络化的新一代纺织品。显而易见,虽然美国纺织业对于中国依赖度很高,但多数从业者已经开始有了危机意识。
对于中方,而对于中方来说,纺织服装是中国出口的重要品类之一。美国决定自2018年8月23日起对160亿美元中国输美产品加征25%的关税。从美方的加税清单上来看,第一轮影响较大的是交通运输、通信电子以及机械等制造行业。到了第二轮征税,征税规模从500亿美元新增2000亿美元,征税范围显著扩大。征税范围覆盖绝大部分HS两位数子行业,其中化工品、纺织品以及金属制品占HS八位数最多,占比分别为23.7%、15.4%和12.1%。纺织服装、鞋帽等尽管也进入征税范围,但占比都没有超过10%。显然,从中国进口的纺织服装短期内依旧具有不可替代性。
值得注意的是,中国曾是全球从事纺织业成本最低的国家。但随着中国经济飞速的发展,劳动力成本也较之于过去10年增长了近3倍。这导致了各国纺织业者在中国的生产成本不断增加。在这种情形下,产业转移,飞向东南亚等国家也是近年来的一个趋势。
世界工厂地位未动摇
近年来中国在美国进口中的份额持续、显著下降。2017年,中国占到美国全部进口的21.6%,2022年下降至16.5%,2023年1月-5月,该占比进一步降至13%。同一时期,墨西哥、加拿大、东盟在美国的进口占比中持续上升。2017年至2022年期间,东盟在美国进口中的份额上升了3.1个百分点,与中国同期下降5.1个百分点形成了鲜明反差。按照美国官方数据口径,今年上半年,中国在美国进口中所占的份额已经被墨西哥、加拿大超过,成为美国第三大进口来源国。
美国作为我国第三大贸易伙伴,前8个月双边贸易总值下降8.7%,其中,出口下降11.7%,进口增长1.6%,贸易顺差收窄17.4%。
2023年初以来,中国大陆的出口仍然维持相对强势。2023年1至6月,中国大陆出口的累计同比增速为-3.2%,虽然低于墨西哥的出口增速(3.9%),但是明显好于其他周边的经济体如越南(-12.1%)、韩国(-12.4%)和台湾省(-18%)等,这些经济体的出口都呈现出两位数的负增长。因此,中国占全球市场的份额在2023年仍有可能保持稳定甚至偏强。
一方面,美国进口多元化策略似乎取得了成功,另一方面,中国仍然扮演着世界工厂的角色。
中国向世界出口了什么,从而稳固了中国的世界工厂地位呢?中间品是其中重要一块。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显示,2021年我国在全球中间品出口中的份额为12.9%,较2017年的10.5%有明显上升。中间品贸易的增加与产业迁出有关,以纺织服装行业为例进行观察:可以按生产过程将相关产品分解为上中下游三类,比如绵麻纤维、面料、半成品和成品。比如,中国对越南的下游产品出口增速下降,同时中游产品出口大幅上升,在这种情况下,下游的加工产业很有可能已经从中国转移到了越南。
理性预期
雷蒙多回到美国后接受了外媒采访,对于芯片问题她表示:美国将继续向中国出售芯片,但“不会向中国出售我们最顶尖的芯片”。目前,美对华输美产品加征的关税主要由美消费者承担。降低对华加征的高额关税,不仅有助于推动中美经贸关系正常化,更有助于降低美国内物价水平,削减美国民众的生活成本。由此,中美“政策紧缩互动”或“政策恶化循环”有望得以破解。